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西昌:冬樱花开啦 快来赴一场“浪漫之旅”
- 优秀青年说|鲁晨艳:想把所学知识 带回美丽家乡
- 汉阴农商银行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
- 麦蒂入选名人堂实至名归!35秒13分仅辅助作用
- 目前房屋装修有几种风格
- 塞尔达电影主演公布引争议!粉丝失望错失心中最佳人选
- 合力 • 中叉网2025万里行系列报道(十二)——破局防爆卡脖子技术 衡阳合力树国际标杆
- 伊朗举行本轮伊以冲突以来首场记者会,强调对以反应出于“自卫”
- 失联的儿子重现只冲着拆迁款?厦门一父亲很烦恼
- 果汁就喝泰新鲜!构建全渠道爆品模式!
- 沒有教育部的美國,會變成怎樣?|天下雜誌
- 泉州市领导到丰泽洛江调研创城及信访工作
- 天下財經週報:央行加強打房、還是收手?本週告訴你|天下雜誌
- “洛阳造”玻璃钢化炉产销两旺,企业新闻
- 郑州机场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 将新开通郑州至常德、博鳌、阿勒泰等航点
- 百卫果味水、苏打水双星闪耀,沉淀市场!
- 精挑细选招好商 南安20个项目计划引资118.9亿元
- 玻璃市场早报,期货知识
- 2024年州级机关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举行
- BNCC最新脱氧核糖核酸液体室内质控品重磅来袭,欢迎咨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